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东莞上半年外贸经济形势观察:先降后升,6月份进出口总额首次由负转正

东莞上半年外贸经济形势观察:先降后升,6月份进出口总额首次由负转正

录入时间:2020-08-04
  抗疫半年之久,东莞经济交出一份全国瞩目的“成绩单”。

  日前召开的东莞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透露,上半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个百分点,增速仅次于深圳,位列珠三角第二。除了GDP增速降幅大幅度收窄外,外贸、投资等经济指标持续向好,6月,东莞市进出口总额增长4.9%,实现首次转正。

  梳理这份“成绩单”发现,东莞上半年经济呈四个基本特征:我市稳外资稳外贸系列措施逐渐发挥作用,6月进出口由负转正(增长4.9%);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工业回升势头较好;扩大有效投资成效明显,招商引资跑出“东莞加速度”;快递电商发展迅速,新兴产业市场成新增长极。

  先降后升,由负转正。二季度多个经济指标降幅收窄,说明东莞经济正恢复元气,持续向好。回溯历史,每一个世界级城市群都有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经历,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其在疫情中的表现将成为大湾区经济复苏的生动注脚,也将成为观察中国制造抗压应变能力的一扇窗口。

  外贸:首次“转正”,结构优化

  7月23日清晨,一列满载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生产的货物的中欧班列,由满洲里口岸出境直达欧洲。中欧班列是大湾区众多外贸企业出口欧洲和中亚的物流通道,在受疫情影响而减产滞销的外贸企业耳中,这声鸣笛无异于胜利的号角。

  据东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海关共监管国际班列55班次,同比增长17.02%;货运量3.45万吨,同比增长16.76%;货值20.79亿元,同比增长17.78%,从石龙始发的中欧班列是东莞外贸首次“转正”的一个缩影。

  疫情发生以来,外界对东莞外贸的讨论不断。但上半年数据表明,外贸凛冬已过,暖春正来。

  上半年,我市进出口总额为5633.4亿元,同比下降11.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1个百分点。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4.9%,实现首次转正,带动上半年进出口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3.1个百分点,这对做好下半年外经贸工作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和很好的鼓舞。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进出口降幅收窄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东莞出口的产品依然在国际市场上有着稳定的需求,而东莞消费者对于进口产品的需求也在疫情受控后恢复了增长。

  除了首次“转正”,今年以来,东莞外贸结构也进一步优化,抓核心技术,搞研发创新成为外贸企业应对疫情的法宝。广东金龙东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便凭借创新顺利度过了疫情的艰难时间。截至6月,该公司订单额已达4.6亿元,同比增长50%。该公司技术总监刘蛟锋介绍,今年一款金龙东创与清华大学联合,为苹果公司AirPods Pro设计的点胶设备,为公司带来2亿元的营收。

  穷则思变,外贸企业走上外销转内销的道路。上半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内外销比例调整为67.3:32.7。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生动注脚。其3场全国性直播、600万+在线观看,15万+订单成功刷屏东莞人的朋友圈,也为更多东莞企业带去直播示范效应。

  在外贸持续向好的背后,是红利的持续释放。今年以来,东莞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方案》《东莞市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

  除政策红利外,东莞还拿出“真金白银”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例如,拿出1亿元用于扩大出口信保补贴,稳定外贸出口。据东莞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6月,出口信保共保障企业外贸出口规模超过57亿美元(不包括东莞华为),同比增长11%;服务企业家数超过5400家,同比增长8%。

  此外,东莞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开拓优势仍存,上半年东莞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占东莞市进出口总额23.4%,较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

  工业:龙头企业实现化危为机

  东莞这座制造业之城,在疫情严重的3月份吸引了众多眼球。一场“走企业看复工”的活动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开始,历时四月有余,走过东城、长安、虎门、凤岗、寮步等镇街,涵盖传统制造业、通讯、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疗产业,见证了东莞工业复苏、发展、化危为机的全过程。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通过重点稳住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龙头企业并带动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一段段企业战“疫”佳话助力上半年东莞工业由负转正、先降后升。2020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2.58亿元,同比下降5.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4个百分点。其中,6月增长9.3%,增速比5月提高7.9个百分点,并且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工业稳增长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工业指标(上半年增速、6月当月增速)排名珠三角九市前三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龙头骨干企业展现很强的主动应变求变能力,实现了化危为机,迎来了新的发展,展现出市场主体的强大活力。比如,全市工业增加值前100名企业上半年增速超100%的有9家,增速在50%~100%的有12家;329家市级“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工业增加值连续四个月当月增速超过10%。

  东莞美泰玩具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之一。在疫情冲击下,该公司基本保持去年的订单水平,转危为安。该公司负责人莫玉枝介绍,美泰玩具是通过发展新产品线度过危机的,疫情防控期间,管理层决定将公司40%的产能投入新产品制造,目前订单源源不断,已经排到年底。

  在这一现象背后,1-5月,东莞规上工业研发费用投入增长24.9%,除了传统制造业外,以研发为生命线的高新技术产业更加注重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从一定程度看,疫情反而成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的契机。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生动说明了这一点。疫情防控期间,拓斯达一度面临生产经营压力,但在年中交出的“成绩单”上,拓斯达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3.8亿~4.1亿元,同比增长344%~374%。为什么拓斯达能转危为安,化危为机?该公司董事长吴丰礼介绍,一方面得益于拓斯达商业嗅觉敏锐,迎合市场需求,迅速转型生产口罩机、熔喷布机;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智能能源、环境管理业务、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解决方案等高新技术业务助力主营业务有序开展。

  产业转型是东莞工业的焦点问题,疫情之下,转型步伐是否停滞不前?答案是否定的。6月当月,东莞制造业完成投资283.80亿元,增长22.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6.5个百分点。林江认为,这意味着东莞在疫情之后能够迅速恢复生产,市民的整体生活、消费秩序也很快得以回到正轨,让投资者以及制造业的从业者得以恢复信心。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东莞制造业行业订单依然得以逆势增长。

  投资:逐月加快,结构更优

  工厂的引擎声响了起来,工地建设也要跑出“东莞加速度”。

  在我市一系列扩投资举措推动下,东莞的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上半年实际投资逆势增长24.3%,带动全市上半年固投增长6.4%,成为上半年我市经济增长最大亮点,对冲疫情影响、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显现。

  日前,虎门高铁站TOD核心区综合开发项目开工。虎门的这座TOD投资额为240亿元,占地约560亩,建设规模135万平方米,是增补的52个市重大项目中投资额最高的项目,其中从规划到完成地块包装仅用时3个月,真正体现了“东莞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半年东莞重大项目建设的“成绩单”中,产业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98.6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48.5%,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等新兴领域投资成果斐然,华为、京东等项目建设劲头十足,分别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84.7%和144.4%,高端产业领域的投资成果释放出东莞正加速谋划今后产业发展的信号。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最为直观,因此成为东莞战“疫”期间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927.79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正增长,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6.2个百分点;其中6月投资增长26.7%,呈逐月提升态势。引人注目的是,制造业完成投资283.80亿元,增长22.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6.5个百分点。

  投资速度加快,投资结构优化的同时,固定资产的投资动力也表现得更为均衡。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民间投资574.35亿元,增长2.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60%。此外,考察内外资比例可以看到,内资固定资产投资分量重,劲头十足,达818.02亿元,增长7.3%;外资固定资产投资109.76亿元,增长0.4%。

  重大项目的快速动工、落地,与东莞全链条式为投资松绑密切相关。过去两年,东莞共推动项目签约总投资额5600多亿元,东莞把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摆上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已签约项目尽快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而今年5月出台的“投资松绑30条”提出,东莞还要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加大投资项目服务力度,提速办理投资项目规划调整,深化投资项目事权下放,加强审批服务中介管理,从而全面推动项目提速提效。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相对于地价、成本等要素,大企业对营商环境更敏感。很多大企业愿意来东莞,充分说明东莞的营商环境具有内在优势。东莞已经形成了产业与产业之间相互依托的平台,这对市场和企业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新业态:新兴产业市场成新增长极

  “我们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把中国优质的制造产品销售到欧美市场。” 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锋表示。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东莞最早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之一,4月,该公司进出口总额达4400万人民币,同比增加6%,集团营业收入1.8亿元,同比增加55%。

  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的背后,代表的是东莞电子商务行业逆势增长。上半年,东莞电子商务发展良好,实现交易额2760亿元,增长10.0%。除此之外,邮政快递业务也快速提升。上半年,东莞邮政业务总量(含快递)236.09亿元,增长39.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9.0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累计8.27亿件,增长14.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4.1个百分点。

  迅速发展的快递电商是东莞上半年的第一只“独角兽”,而第二个“增长极”蕴藏于医疗、通讯、材料等新兴产业市场中。

  今年2月,来自松山湖的广东博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接连收到欧盟认证机构的CE证书。该公司近年来在血管介入类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拿下了国产球囊导管介入领域的“第一棒”。7月,博迈医疗纳入广东省“专新特精”企业名单,成为东莞51家上榜企业之一。疫情防控期间,博迈医疗的经营情况也强势突围,1-2月销售量增长70%,预计全年可保持50%以上的增速。

  东莞拥有多家像博迈医疗这样的新兴产业企业,由于技术含量高、不可替代性强、市场饱和度低,在疫情下它们也保持着强盛的发展势头。

  6月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户数127.27万户,同比增长7.8%。新兴产业市场主体数快速增长。其中,全市累计登记新兴产业5.03万户,增长25.1%,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都维持20%以上的增速。

  登记注册企业数的增长率说明东莞依然是创业投资的热土。除快递电商和新兴产业外,数据显示,软件、互联网等“软产业”也保持较快增长。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7%,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0.8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8.3%。在今年下半年的重大项目投资中,宏达通信“互联网+”数字化产业中心项目(道滘)获得21800万元的投资规模,预计年产值1.5亿元、年税收1300万元。

  当前,东莞正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初步形成“1+1+N”的科技政策体系。前不久,东莞还专门召开发布会对最近出台的7个科创新政进行解读。这些科创新政,涵盖基础研究、重点研发项目、创新型企业、创新强镇、科技金融等领域。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市场回暖的大环境下,在东莞创新氛围引领下,新兴产业将进一步迸发创新活力。

上一篇:黄埔海关再次破获走私进口二手挖掘机案,涉案金额约8.6亿元
下一篇:东莞市入围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前五

Copyright © 粤ICP备13011647号
地址:东莞市南城街道宏图路69号1080室(精英名都D-33铺) 电话:0769-23189090 Email:op2@jifcn.com

免费咨询
微信扫一扫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0769-23189092